糧價關系到人們的生活,牽動億萬國人的心。今年以來,全球糧食價格連續3個月上漲,國內糧價也面臨著上漲的壓力。但是,從當前春耕生產形勢看,我國糧價上漲空間有限,總體溫和可控。
今年糧食可望穩產
決定糧價漲跌的,歸根結底,在于供給。我國糧食去年總產11424億斤,連續8年增產。農業部要求今年糧食穩產1.05萬億斤以上,從春耕形勢看,這一目標可望實現。
目前,水稻播種順利,小麥長勢良好。為了保證水稻播種,今年中央財政首次專項安排1億元資金,支持早稻主產省試點流水線育秧,以推廣水稻機插,促進雙季稻播種,解決農村勞動力不足、直播稻面積較大、基本苗不足等問題。由于大力倡導流水線育秧、代耕代種,各地雙季稻恢復態勢較好。而且,今年糧食播種面積穩中有增。農業部農情調度顯示,今年早稻可達8800萬畝,比上年增加170多萬畝;越冬小麥3.4億畝,增加75萬畝。目前麥苗整齊,長勢較好,只要后期不出現大的災害,將再獲豐收。
影響糧食生產的還有氣候。國家氣象局數據顯示,今年春耕期間,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偏少,氣溫回暖慢,氣候條件差于去年;東北、西南旱情持續,華北、黃淮、江淮、華南部分地區出現春旱,影響冬小麥返青和起身拔節;南方大范圍持續低溫陰雨寡照,對油菜生產不利,影響早稻播種育秧。不過,去年那種大范圍連旱幾個月,隨即旱澇倒轉的極端氣候,今年再現的概率很小。即使今年再現,由于各地水塘大清淤,農業生產所受影響將顯著降低。
總的看,今年春耕生產開局總體順利,糧食生產有望實現豐收。這將對物價上漲起到重要的抑制作用。
種糧成本總體可控
左右糧價的還有種糧成本,主要包括人力成本和農資成本,如果是流轉來的農田還包括租金成本。當前我國種糧成本總的形勢是:人力成本趨降,農資供大于求,規模攤薄地租。種糧成本的下降,也將對糧價上漲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。
農業部數據顯示,今年全國雜交水稻可供種3.4億公斤,需種只有2.7億公斤;雜交玉米可供種17.6億公斤,需種只有11億公斤。截至2月末,僅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,就儲備化肥7038萬噸,可滿足全國80%以上的用肥需求。農資供大于求,價格競爭激烈,上漲空間有限。不利因素是,“用工荒”推高工人工資,國際油價維持高位,可能拉高化肥、農藥等農資價格。高油價也會提高農機作業成本。不過,國際經濟持續低迷,油價恐難維持高位;機械化高效作業,大規模種植,不僅可攤薄地租,也可攤薄燃油成本。
當前,全國各地都面臨用工短缺,工價連年攀升,但種田用工成本實際上在下降。為什么呢?一因機械化種田,二因簡易化耕作。
據農業部統計,截至2011年上半年,全國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總面積約為2.07億畝,已占承包耕地總面積的16.2%。大戶種田,幾乎全程機械化。比如吉林省蛟河市新站鎮五家子村農民黃金太,流轉了2000畝地,買了23臺農機,從播到收,全用機械。很多農戶雖然是自家種田,但家中青壯年幾乎全部外出打工,農活主要靠六七十歲老人料理,普遍采取簡易化耕作模式。在南方水稻產區,如今很少有人插秧,絕大部分直接撒播:下種季節,打下除草劑,直接撒稻種,連育秧、拔秧、插秧都免了。1畝田,1個人,半小時就撒完了。實際上,由于機械化代耕服務日益普遍,很多農戶雖然田沒有流轉出去,但播收都用機械。北方小麥主產區,幾乎100%機播、機收。
機械化耕作,使種糧的用工成本大幅降低。以插秧為例,步進式和乘坐式插秧機作業效率,分別是人工栽插的11.5倍和30倍;機拋效率是人拋的25倍,是人力插秧的120倍。水稻機械化插秧和常規人工栽插比,每畝綜合節本30元以上,增產5%以上。
庫存雄厚足以調控
糧食庫存雄厚將對抑制糧價上漲起到重要作用。
目前我國糧食庫存量達到40%,遠高于國際17%至18%的糧食安全警戒線。為保障糧食供給,我國實行“米袋子”省長負責制、“菜籃子”市長負責制。連年增產、高儲備、省長市長負責制,使我國糧食不僅夠吃,還可應對突發災變。糧食高儲備,不僅打壓了囤糧炒作,減輕了糧價投機性上漲的壓力,而且使政府有足夠的實力,從容調控糧價。全球糧食產量創新高,庫存增加,也有利于國內糧價穩定。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去年末報告,2011/2012年度,全球糧食總產將達23.23億噸,創歷史紀錄,同比增長3.5%;期末庫存5.113億噸,較上年度增加1000萬噸。
目前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,小麥庫存都比較充足,供應有保證。雖然玉米供給偏緊,但自2009年以來,國內玉米價格累計漲幅已達60%,漲勢料難持續。去年我國玉米同比增產8.2%,而且由于小麥、玉米價格“倒掛”,小麥開始替代玉米,大量充作飼料,玉米價格上漲空間有限。
因此,從當前春耕形勢看,不管國際糧價如何波動,如果不出現大的災害,國內糧價將有可能小幅上漲,但總體平穩可控。
來源:經濟日報